• 书院新闻

南京汉开书院“4+2+3”教学策略示范课(一)
——思维导图


为进一步推进南京汉开书院“4+2+3”教学策略项目,探索并形成汉开书院课堂教学效能的核心竞争力,5月13日起,汉开书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4+2+3”教学策略示范课活动。由“4+2+3”项目的6名研究员教师分别从自身负责的教学策略出发,将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以及学科特点充分结合,进行示范授课。

“4+2+3”教学策略

“4”指教学工具,包括智慧课堂PAD+思维导图+方格笔记本+汉开汇;

“2”指课堂教学方法,包括尝试教学法和美思教学法;

“3”则指课堂结构流程,包括明标、探标、达标。

第一堂示范课是由郭亚君老师带来的八年级物理《压强》,示范的教学工具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利于全面把握知识模块和重难点内容。

郭亚君老师借助简单的道具——气球将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同学们通过一次次的讨论和实验来探究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压强的概念。郭老师循循善诱,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论,课堂气氛活跃,目标达成度高。

郭亚君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问题

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并提出猜想

听课老师们认真记录

课堂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做出分类、总结、提炼,形成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在头脑中做了可视化思考与存储。这对锻炼快速识记、快速回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大有裨益。

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图

撰稿人 南京汉开书院 吴冰倩老师  
2019年5月15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