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汉开书院“4+2+3”教学策略示范课(五)
——清单工具
清单是南京汉开书院“4+2+3”教学策略中的教学流程——即明标、探标、达标的过程,它是一种列出工作流程、要点、注意事项的工具。使用清单可以起到改变观念,防范错误,事前预防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使用清单的作用
1、解放大脑。(因为大脑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住,用清单列出关键点可以加强记忆。)
2、保证任何时候重要的环节都不被遗漏。(因为人的经验和记忆是不稳定的,容易大意,用清单可以有效地提醒自己。)
3、提前列出科学、标准的执行流程。对照清单行事可以避免在执行时出现流程混乱。
5月中旬,南京汉开书院“4+2+3”项目研究员徐小明老师开设了《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示范课,展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清单工具来完成明标、探标、达标的过程。
徐小明老师的示范课——《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徐小明老师的示范课在新知探究过程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两个层面均体现了清单工具的实效性。以一个雕像的设计问题将一元二次方程式引入课堂,然后根据综合清单流程中的四个环节:1.弄清问题;2.任务分解、转化,拟定计划;3.实现计划;4.回顾反思,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打开思路,一步步地引领学生达成课堂目标——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现场解题,当即批改,一起讨论这样的解法正确吗?
积极地举起小手,我也想来试试!
清单是一种可操作的、建设性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严格按照清单执行,并不意味着会丧失灵活性,经过精心设计的清单不仅不会让你变得死板,而且还会帮助你节省有限的脑力,不让你的头脑被繁杂的干扰项目所占据,突破自身的局限,带来更大的灵活性。
撰稿人 南京汉开书院 吴冰倩、黄玲芝老师
2019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