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人生世事皆语文,深入其味可得金
——浦口区初中语文研讨活动在南京汉开书院成功举办


12月下旬,我校隆重举行浦口区第十六周初中语文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为浦口区初中语文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参加本次活动的主要人员有南京市教研员袁老师和浦口区教研员谭老师,及浦口区高研班的教师们。活动的主要内容为特级教师示范课《〈诗经〉二首》,以及专家讲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01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活动前,我校初中部语文组的老师们早早地来到明辨大厅准备活动事宜,大家将一年以来开展的丰富的学科活动作品布置为一场微型展览,展陈主题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袁老师、谭老师以及浦口区的同仁们纷纷在展板前驻足观看学生作品,并掏出手机拍照,对展览中呈现出的活动作品赞不绝口。



02
诗声朗朗 韵律飘荡


整场教研活动在大会议室进行。

首先,袁老师开展了《蒹葭》与《关雎》的比较阅读课,来自我校初二(1)班的学子们抱臂端坐,在袁老师的课堂上,自信从容地步入《诗经》的神秘国度,悠扬地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们诗声朗朗,韵律飘荡。



紧接着,学子们自由畅聊诗歌唯美的意境,共同细品千年以前古老中国的极致浪漫。袁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蒹葭》和《关雎》描绘的诗境,学子们认真思考,用心走进诗歌深处,自信踊跃,大胆发言,积极探寻诗歌经典中充满张力的含蓄情愫。



课后,袁老师还特别提到汉开学子们阅读面广泛,肯定了学子们优异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对他们在课堂上所呈现出的语文素养给予了高度肯定。


03
比同求异 触类旁通



随即,袁老师为老师们开设了《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为题的讲座,讲座共分为《比较运用的价值》和《比较运用的主要样态》两个篇章。

在《比较法运用的价值》中, 袁老师指出,单篇阅读首先要全面理解文本,做细致化的分析,显得繁琐化与碎片化,而比较阅读重在比同求异,触类旁通,从而获得新知,这是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文本解读过程。

在《比较运用的主要样态》中,袁老师主要以课文《中国石拱桥》为例,讲解了课文内部的比较,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讲解了课文之间的比较,接着袁老师又以朱自清的《春》和刘湛秋《雨的四季》为例做比较分析,探讨了这两篇写景抒情散文在描写角度与效果之间的异同。



紧接着,袁老师和浦口区初中语文科组全体老师进行了教研交流,老师们争相举手,虚心向袁老师求教,提出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比如小说文本教学策略以及创意写作教学,袁老师一一解答,与在场老师们做了深入的探讨。

最后,谭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做出总结。谭老师对汉开书院此次筹备的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感谢,并称赞道我校的语文活动,丰富多彩,值得一观,可以借鉴。



人生世事皆语文,深入其味可得金。本次教研活动为浦口区的语文老师们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的平台,相信浦口的语文人定将携教研浓墨,走入生活,深耕课堂,浸染教学芳华,虔诚探索,不负未来!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一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黄玲芝
二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沈 洁
三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王占宝
2024年1月18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