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以“数”相约 以“研”助长
——小学部新课标背景下的“尝思美”教学策略实施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为了使新课标核心素养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小学数学组立足“尝思美”教学策略,研磨课堂教学。


一、研磨课堂教学,让“尝思美”课堂落地


✦ 有效备课

独立备课:立足整册书看待每一单元,纵向对比,以课标“四要”来对单元目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活动和评价,以及学生已有经验的掌握情况,进行简要前测或预设。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有“备”而来。从教材、学情、课标四要、教学目标、导学案、作业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专家精准把脉,引领助推成长

专家引领明方向,课例研讨促成长。小学部数学组特别邀请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浦口区数学学科教研员赵老师来我校指导。



陈老师展示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身体上的尺》,她精心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变身小小测量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顾老师展示三年级上册数学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课堂中,他让学生“真操作、真思考、真学习”打破数学的枯燥乏味。课堂聚焦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活动。学生从机械的、乏味的、操作工向思考者发生转变。



汪老师展示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钉子版上的多边形》 。她设计新颖、创新,大胆放手,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究,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每节课活动结束后,组内成员各抒己见、讨论梳理,并分享活动中的闪光点、生长点以及存在的困惑。

教研员赵主任充分肯定了授课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专业指导。老师们在研讨中,不同思想发生碰撞,新的思路、新的教法被打开,被激活……


二、观摩学习,立足课堂


✦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为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快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数学组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活动。

在活动中,授课老师精心备课,敢于尝试新课理念教法,给全体老师呈现一堂堂精彩的示范展示课。

观摩课后,在教研会上开展课后研讨,授课老师说课、将自己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理论支撑、措施目标进行了解读,分享新课理念,传授新方法。听课老师对教学活动说说自己的收获。通过观摩研讨,让老师深受启发,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皋老师案例分享《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 从生活来——抽象成数学模型——到生活中去。



✦青蓝课——青蓝携手凝“新”聚力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书院每学期开展“青蓝课”,发挥教师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陈老师执教的《小数乘整数》。她利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课中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反思评价,再次体验,层层深入,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课中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效果显著,同时培学生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堂中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算出数学的本质


卜老师执教的《商不变的规律》探究实践课,他运用“尝思美”教学策略,先让学生尝试有什么发现(培养自信)——提出猜想——再举例验证——最后总结规律,一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课堂中学生交流的思维导向 说出数学的味道


✦成长课——青年教师在磨砺中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数学组织青年教师集中研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群策群力,积极为授课的老师出谋划策。老师们更是认真准备,虚心请教,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力求尽善尽美。



三、重点听课后的评价交流


听课老师从多角度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分析。活动现场研讨氛围热烈,老师们各抒已见,取长补短,能从课中发现问题,指出不足,总结推广经验,示范带动,共同提高。



四、“动”见数学,行之有方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我校开展了“动动乐”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打造学科特色。

王老师开设“动动乐”课程的公开课《调皮的火柴棒》,她通过摆、移动火柴棒孩子们在游戏中一边开动脑筋,一边动手操作,提升专注力和思维能力,解决等式问题,挑战移动火柴棒的益智游戏,挖掘潜能。



王老师执教的《巧手拨珠》 课中通过认数、数数、拨数,制作计数器,孩子在寓学于乐,在乐学善思,在思辨明理,在数学活动中尽享数学之趣,感悟数学智慧。



尾声


南京汉开小学数学素养活动系列化,不断形成学科的特色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

“尝”是一种体验,“思”是一种可能,“美”是审美体验的获得,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无限的可能。汉开小学数学组老师们凝聚集体智慧,研思同行,探索并形成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教学策略,将“尝思美”教学策略落到实处。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一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黄玲芝
二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沈 洁
三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王占宝
2023年12月28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