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专家引领,助力成长
——浦口区物理教研员陈刚老师莅临我校指导


院长常说:要做站在山顶上的老师。汉开老师的心里也始终放着这一句话——“课大于天”。为了能早日站在山顶,我们需要有“山顶思维”,与“山顶”上的人接触,向“山顶”上的人学习,所以汉开物理组的老师们特邀请浦口区物理教研员陈刚老师莅临指导。

陈刚老师莅临课堂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2018年9月20日的早上,小雨刚刚停歇,浦口区物理教研员陈刚老师就已经来到了汉开书院的校园。早上8点第一节,陈老师踏进了初二7班杨正丽老师的课堂,杨正丽老师的授课内容为《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杨老师课堂设计严谨细致,给出的问题环环相扣,引发了学生一次次激烈的讨论。

区物理教研员陈刚老师与书院物理组同仁在认真听杨老师的课,并做了详细记录

紧接着第二节课,陈刚老师非常谦虚的抱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初三(1)班听李晓东主任的课,上课内容为《燃料的热值》。

陈老师与书院物理组同仁认真听李主任的课

李主任与学生合作,一起完成课堂实验

陈刚老师莅临课堂

小会议室内课后教研,陈老师点评杨老师的课

听课结束后,陈老师与李主任及全体物理组老师在明辨楼小会议室进行了评课教研。针对杨正丽老师的《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这节课内容,陈老师首先肯定了杨老师对这堂课的精心设计与高质量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提了三点建议。第一,这节课内容知识量不大,但比较难上,可以在这类“闲课”上以锻炼学生的习惯为主(包括阅读文字提取有用信息、小组讨论与合作和学科语言的组织与叙述等习惯);第二,本节课有一个活动是让学生“从无到有”听声音的变化,这个对比不够明显,所以可以考虑“从有到无”听声音的变化;第三,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还可以备课更充分,例如在设计问题时要转换成学生的角色,这样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与问题无关的答案就在设计问题时就排除掉。

李主任很赞同陈老师的说法,特别再次强调“首因效应”,以及训练学生的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个环节的知识都是由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组内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得到了陈老师和李主任的专业指导

陈老师说听李主任的课是一种享受,真如品精致的美食一般,又比品美食更惬意。针对李主任的课堂陈老师总结了四点。第一,非常突显物理学科思维特点,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思维并非天生就有的,是靠后天的学习影响的,而李主任的课堂就把物理的学科思维特点潜移默化的融入到课堂的每一句话中,每一个问题中;第二,非常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尤其是规范的学科语言,要求学生准确、清晰的描述出来,不紧不慢的引导;第三,平静中藏着激荡,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出现形式上的高潮,但是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在思考;第四,学生在平淡之中训练技能,物理的课堂应该回归宁静,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静下心来思考回味。李主任的课值得我们所有的老师学习,书院物理组的其他老师真幸运,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多多学习。

最后,李主任代表物理组感谢陈刚老师的到来,并欢迎陈老师今后随时光临书院指导工作。

汝果欲为师,功夫在课堂,物理组的老师们一定会在陈老师和李主任的引领下,全身心投入备课,立足课堂,站上峰顶,指日可待!

撰稿人 南京汉开书院 赵彩红老师  
2018年9月21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