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打卡STEAM线上科技实践活动(二)
居家学习,也可以过得很有趣。
这些科技实践活动,
简单又涨知识,
快快动手打卡,
开启一段愉快的科学之旅吧!
第二期 科学小探究实验
1、 会“隐身”的字
材料:
玻璃杯、水彩笔、纸片
步骤:
(1)在白纸上写个“马”字。
(2)取一个空玻璃杯,往玻璃杯里倒满水。把纸片放在水杯后,正面观察,会发现字体变大。
(3)慢慢抬高视线,从杯口向下看,字体消失了。
2、 牛奶变色
材料:
鲜奶、无色透明饮料瓶、白光LED灯手电筒
步骤:
(1)把饮料瓶灌满水,滴入一些鲜奶,搅拌均匀使其呈半透明状态,使外观看起来是淡淡的乳白色。
(2)拉上家里的窗帘创造一个黑暗的环境,使用白光LED灯手电筒,从瓶子外面照射,如果是装清水的瓶子,灯光穿透瓶子后看起来还是白色的,换成装鲜奶的瓶子,结果白色灯光变成了黄橙色。但是如果从侧面看,整杯鲜奶看起来变成淡淡的蓝色。
3、 拉不开的书本
材料:
2本大小一样的书(尽量选择20页以上的书本)
步骤:
(1)将两本书书页交错叠加。
(2)完成后试试拉开书本会发现很大力气拉不开。
4、浮沉子
材料:
回形针、吸管、塑料瓶
步骤:
(1)剪一小段吸管(约 6cm)对折。 将回形针针套进对折的吸管管口,使吸管不会张开,就完成了沉浮子。
(2)将水盆或杯子装水,把做好的沉浮子轻轻放入。调整沉浮玩偶只浮出水面一点点(不要超过0.2cm)。(如果浮出太高,可以再加回形针或是把吸管剪短一些;如果沉下去,可以把回形针减少一根再试)
(3)将塑料瓶装满水,放入做好的沉浮玩偶,旋紧瓶盖后,用手压塑料瓶,沉浮子就会沉下去;放松,沉浮子就会浮上来喔。
挑战:
(1)制作出数个能够先后沉下去的浮沉玩偶,越多个越好(一起下沉或上升的只能算一个)。
(2)尝试把浮沉变成旋转的浮沉子。
5、 “淘气”的纸团
材料:
A4纸、窄口瓶(玻璃或塑料材质均可)、吸管
步骤:
(1)将纸剪成大小不一样的三份,并揉成一个纸团。
(2)将最小的纸团放在瓶口,用吸管对着小纸团吹气。(也可直接用嘴对着纸团吹气)
(3)将中纸团和大纸团分别按上述步骤重复操作,你会发现越吹纸团越往瓶外跑。
6、 变形星星
材料:
5根牙签、吸管
步骤:
(1)取5根牙签,每根牙签对折成“V形”。(不可以将牙签折断)
(2)将5根“V 形”的牙签排成如图一的形状,每根牙签要互相靠拢,将吸管插入水中约1cm,手指按住吸管再将吸管提起来,吸取少量的水。
(3)将吸管中的水,滴入图一的牙签的正中央,牙签就会慢慢变形为一颗星星。
7、 无法对折9次的纸
材料:
A4纸、面巾纸
步骤:
(1)开始对折 A4 纸,对折到第7次时,已经非常费力,无法继续了。
(2)取面巾纸其中的一层进行对折,对折到第8次时,已经非常费力,无法继续了。
(3)除了这两种纸,大家还可以试试其它的,看看能对折多少次。(一定不会超过9次)
8、 铅笔和水
材料:
铅笔、塑料袋
步骤:
(1)用一个塑料袋装一半水然后用橡皮筋把塑料袋口绑紧。
(2)使用铅笔插入(快慢介于)塑料袋中(水位以下部分皆可),观察水流不出来的现象。
挑战:
换不同的笔插入,看使用的笔多粗时,水袋会破?
9、 没蛋壳的鸡蛋
材料:
水杯、白醋、生鸡蛋
步骤:
(1)把生鸡蛋放在水杯,倒入白醋并淹没鸡蛋 ,20 分钟后,鸡蛋周围很多小气泡。1 天后,鸡蛋开始变软。3 天后,取出鸡蛋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去壳之后的鸡蛋变大了,摸起来软软的,弹弹的。
(3)试着用手机灯光照射,能当小夜灯。(做完实验的生鸡蛋依然可以食用)
10、 掌上风车
材料:
卡纸、大头针、透明塑料杯
步骤:
(1)首先透明塑料杯的底部剪掉,形成中空的形状。将色纸剪成四个叶片,形成一个小风车(叶片要平均对称,且风车大小要比塑料杯底部略小)
(2)色纸的每一个叶片的左边或右边略为弯折(类似电风扇的叶片),以利旋转效果。(每一叶片要弯折同一边)
(3)将剪好的色纸中央轻轻地平放在大头针的尖端,平衡点不是很容易马上抓到,需要一点耐心。
(4)手掌握住塑料杯,放进小风车中,小风车就开始旋转起来了。
具体要求
一、时间
2022年3月23日—4月10日(视疫情而定)
二、比赛内容
1. 24个可居家科技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在家按照要求打卡。
2. 打卡1个科技实践活动得1分,如果提交原创活动或不在推送的24个居家实践活动得3分/个。
3. 4月10日20:00前统一打包发送至此邮箱:jszc@hankaiacademy.com。
(文件名:年级+班级+姓名)
三、形式
线上提交,微视频、图片、文档均可,要求真实的记录实践过程。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0名,STEAM证书+《我也会发明》图书+冰墩墩钥匙扣。
二等奖20名,STEAM证书+《我也会发明》图书。
三等奖30名,STEAM证书+冰墩墩钥匙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