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成长,让生命发光
——汉开学科素养积分制专题
什么是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
汉开学科素养积分制
为了让学生及时看见成长,并持续得看见成长,初中部在本学年起采用“先锋小队”的形式进行“学科素养积分制”的探索实践,用赋能思维,遵循“见好就积”的原则,把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积分形式平常化、可视化,不断激励,拉动学生成长,让学生找到向上的台阶。目前成立了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组长加骨干教师为主的四支学科素养先锋小队。
各学科先锋小队积极研讨,根据学科特点科学设计,形成一套学科素养评价标准、操作指南、积分模式、激励方案等,立求把这项工作做实,树立标杆,形成旗帜。
项目组研讨
01 评价维度
02 班级专栏
项目正式实施后,学生反应非常强烈,对这种新颖的积分方式热情很高,同学们仔细了解学科素养积分的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争得更多的积分。每周一素养积分表公布出来就会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大家互相学习,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除了每周的积分,老师们用心给出的“一句话赞赏”受到了学生高度认可。
03 学生激励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保持对学科学习的热情和投入度,项目组老师制定了《学科素养学生激励方案》,11月开始试行。从班级、年级、学科组三个维度进行激励,设立汉开学养——学科力行奖,汉开学养——学科先锋奖、汉开学养——学科杰出奖。
04 月度分享会
10月:
10月分享会,居兰坚老师以《以语润心,以文育人》为题,对她在学科素养积分制实施中的思考和实践作了分享。居老师分享了她在语文教学如实实践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方式,从1.0版到现在的3.0版——“学科素养积分制”,她觉得现在的积分制方案更加成熟、完善、可操作。
执行院长在分享会上表示,“学科素养积分制”是学校重要的突破项目之一,希望项目老师积极探索,学会用赋能思维,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记录学生进步、闪光点。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
11月:
11月16日,在成美馆进行第二次学科素养积分制分享会,王院长、执行院长参加会议。
初一1班施雨瑶同学分享了班级实行“数学学科素养积分制”以来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收获和变化;王银东老师以《乐于跨越、勇于超越、归于卓越》为题,谈一谈自己进行学科素养积分制实践以来对自己的教学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他从课堂、任务、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项目组其他老师一起分享了各自的感受和问题,王院长也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讨探和交流。
顾程雁老师:对素养积分比较投入的学生成绩有提升的趋向。学生到初三后可能对积分的积极性确实会减低,但是学生非常看中老师的评价,是一种被“看见”被“认可”,这部分效果挺好的。
王院长:从初一到初三把学科素养积分制坚持下去,我们会看到学生的自成长,一种内驱力,到初三后老师的评价又将是一剂调味,既激励学生又对学生是一种心理调节。
王永剑老师:积分制实施效果比较明显,表现在课堂上喜欢动手、敢于动手了,也喜欢交流,注意力与热情都有提升。但在实施中,也有新的问题产生:学生的层次不同,在积分的操作上有难度,会出现能力高的同学不屑拿分,能力一般但比较积极的同学拿到高分的情况。
王院长:我们可以在设计问题和活动时进行A、B分层,对于拔尖的学生要指定参加什么活动,挑战什么问题;对基础一般的同学要他们参加相对应层级的活动,并可以挑战更高层次,给予更高的赋分。
王院长发言
要用专业的态度去做有价值的事情。“学科素养积分制”这个项目是南京汉开 3.0《善育英才》项目的第一个课题,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这也是汉开教育承担的教育使命:为中国基础教育做真实的教育改进。
王院长发言提纲:
一、“学科素养积分制”价值和意义
二、“学科素养积分制”实施的策略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学科素养积分制”真正的归属与出发点
尾声
随着“学科素养积分制”项目的不断深入,相信每一位汉开学子都能看见自已的成长,让生命发光。
今天的积分,明天的分数,后天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