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理微课堂:坐稳思维时光机,乘风破浪
期末将至,汉开的考前心理活动又如约而至了!今天,心理咨询室顾老师先邀请同学们跟随视频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考前心理微课堂
小游戏环节 00:11-02:41
大多数同学在这个小游戏中有感到放松的感觉,同时在玩的过程中也需要大家高度地专注。所以,专注与放松,听起来有些矛盾的两个词,其实它们有时是高度统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专注于当下的奥秘。
01 思维是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光机
我们的思维像是一台时光机,它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比如有的同学会有这样的体验:
过去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想象时常会涌入我们的现在,如果我们无法平衡这三者的关系,无法将精力聚焦于当下,就会掉入“瓦伦达”效应的陷阱。
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失误。有一次他要为重要的客人表演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走钢丝。因为到场的都是政商名流,如果表演能成功不仅将奠定他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他所在的杂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场合中,瓦伦达发挥失常,表演失败,一命呜呼。
他的妻子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就知道这次肯定要出事,因为瓦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次的演出很重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在以前那些成功的表演之前,他只会去想着走钢丝表演的过程,很少去考虑表演结果带来的影响。”
“瓦伦达”效应告诉当我们不再专注于当下,而过多地关注结果就会失去“走钢索”的平衡。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担忧或紧张会让我们没办法专注。
我们如何避免瓦伦达效应呢?
02 提升自我觉察
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思维世界在发生什么,及时地做出调整,也就是要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
当我们碰到压力时,大脑的播放器会进行倒带,我们会陷入过去中,反复思考、重新经历或后悔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迅速快进,会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或是将他们灾难化,而且它们根本不可能发生。
这个时候你需要意识到自己发生的一切,并及时按下暂停键。和大家分享一个情绪调节法“STOP”技术。
STOP技术
Stop表示“暂停”
比如当你觉得别人都比你快时,你很烦躁和慌乱,先停下这些想法,冷静一下。
Take a breath表示“呼吸”
停下来后,大家可以做几个深呼吸。脑科学研究表明深呼吸有助于降低大脑情绪兴奋水平,做完深呼吸情绪一般会缓和一点,就不会那么冲动了。
Observe表示“观察”
观察一下此刻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环境,有什么情绪、想法?身体有什么感觉?为这些感受命名,只是觉察,不卷入其中。也可以摸一摸桌子或手边的东西,感受一下房间里的声音,这些觉察都有助于你回到当下。
Proceed表示“继续”
当你完成以上几个步骤后,情绪会逐渐平静下来,继续完成你当下的事情!
03 留意生活的美好
过去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种体验,一种是正向的经验,一种是负向的经验。
乍一想也许你会觉得当然是关注正向的了,但是请你再想一想你的生活经验。比如我们说起“倾诉”往往后面接的是烦恼,而不是喜悦的事情。
人本能地会更关注负面的事情,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曾说过“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费在问题上,而太少地去关注积极的情绪体验及自己的优势上。”
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让我们提升积极情绪的方法——记录每日3件好事。在每天睡前,请你记录下今天让你感到愉悦、满足或是感恩的事情,可以是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可以是得到同学或老师的肯定,可以是今天看到一朵漂亮的云,可以是今天吃的很满足……无论事情的大小,只要是让你感觉到好的体验的,都可以被记录。这个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积极情绪,也有利于我们活在当下,留意生活中细微的美好。从今天就开始打卡起来吧!
04 错误的正确打开方式
错误或挫折这样的负面经验之所以会给我们一些负面的影响,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打开的方式不对。
错误打开方式1: “我一定要……”——绝对化的想法
转变想法1:将“应该(必须、一定)”变成“我希望”。
错误打开方式2:“全完了、完蛋了……”——糟糕至极的想法
转变想法2:将“全完了、完蛋了”变成“可惜、遗憾”。
当我们面对问题与错误时,一定要记住“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做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真正的勇士吧,直面问题与挑战。
周轶君在《圆桌派》中曾分享过:“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你一说到具体,其实你就不会很焦虑,一到具体,你就知道方法、路径。”当我们关注具体,也就在关注当下。而直面问题与挑战,也恰恰是焦虑这个情绪的初心。
所谓具体,放在生活里,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好好地执行目标计划。如果你不能做到“好好”的时候,你可以试试今天分享的3个方法:stop技术、每日3件好事打卡、调整认知,让思维的时光机着陆当下。
当你处在强烈情绪时,你还可以向朋友、家人、老师求助,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