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心理活动:回归童年,释放压力
生命影响生命,心灵影响心灵。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心灵的养护起到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责任越大,产生的压力也会越多。班主任作为学校一个特殊角色身兼数职,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学术研究等,正因为样样都需兼顾,他们的职业压力也变得尤为凸显。
因此,为了有效落实对教师的关心关爱,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本学期学校心育中心特向全体小学班主任开展一场解压赋能的心理活动,来助力班主任们缓解心理压力,合理调节情绪。
活动掠影
活动伊始,心理老师请班主任们做个压力刻度,用0-10分为自己的压力指数打个分。从结果看,多数班主任们的压力自评分都在6分以上,最高的有9分,可见大家的确需要来一场解压。
本次活动借用黏土来进行压力探索和舒缓。一方面操作黏土时犹如小时候玩泥巴,捏的过程本身便会带来愉悦和放松感,另外一方面,利用黏土将自身的压力外化,并且与之对话和工作,体验到掌控感,并挖掘应对压力的内在资源,最终达到放松和疗愈效果。
◉第一步 制作压力
班主任们通过调动感官知觉(听、嗅、视、触)来触发身体的觉察,与压力黏土建立关系,为下一步的工作做铺垫。紧接着他们将近期的压力具象化为一个具体的“东西”,并给它命名。
从大家展示的“压力君”可以看出,它们的压力都有一些共性,比如有棱角、复杂,数量多、凌乱、抽象等,都很难看出具体的样子或用简单的词语来形容。
◉第两步 处理压力
让班主任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压力君”进行处理。
面对着日常总是困扰自己的压力,老师们选择将其揉圆、压扁、挤压、让它爆炸、搓捏,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如和朋友分享、还有就让它这样存在着的。
◉第三步 重塑压力
最后一步请班主任们将“压力君"进行重塑,变成他们所期待的样子。
部分作品欣赏
◉吴老师作品——《我的生活》
作品解读:
阶段一:黄色代表的是我自己,上面的绿色代表压力,它常常把我踩在脚下。
阶段二:既然这些压力是我无法避免也无法移除的,那就尽量做一些修补,增加了一些红色部分,让它变得更加美观。
阶段三:我最后将这三者融合在一起。压力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去接受,也可以有办法将它缓解,尽力的生活就很好。
◉团队作品——《福娃》
作品解读:
这是由我们小组的五位老师各自的压力组成的福娃,福娃胸前的盾牌是由韩老师制作,福娃头发是由陈老师制作,福娃衣服(黄色的)是由魏老师制作,福娃披风(在关键时候为我们遮风担雨)是成老师制作,福娃身体是由白老师制作。
作品的整体寓意是我们互帮互助,共同成为彼此的解压小伙伴,在平日里,韩老师可以保护大家,为身担班主任的我们解压。但福娃的头转过来时,就会变成了小伙伴们保护韩老师的样子,我们彼此相互治愈和支持。
◉王老师作品——《小太阳》
作品解读:
阶段一:我的“压力君”是个包子,他的名字叫包仔,它包容万物,包括我的压力。
阶段二:当我有压力的时候揉捏它,进行自我调节,让它融化掉,然后把它放一放,不去想它。
阶段三:最后我的“压力君”是个太阳,希望我一直阳光、向上、温暖,我也一直用一句话激励着自己“当你觉得有压力的时候,就是在成长。”
◉杨老师作品——《开心市民》
作品解读:
阶段一:悲伤市民。它一开始是嘴角向下的,代表的是压力,是悲伤。
阶段二:微笑市民。但是每个人都有压力,我选择和它和解,通过用合适自己的方式去调节,让它变得更美好,于是它的嘴角向上变化了。
阶段三:开心市民。人生中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解决它,也可以换个角度美化它。另外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太放在心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尾声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重新觉察自己的压力并与之对话,也看见他人的压力,得到相互的理解。发掘出自身应对压力时所具有的资源,重新梳理自己的状态。未来还会有很多挑战,但是当我们整理行囊,发现自己有那么多应对武器时,就会更加坦然和勇敢,积极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