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

老吾老及人之老
——2016级王诗雅同学10月15日国旗下发言


王诗雅 初三(8)班

尊敬的王院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明天是十月十七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就在刚过去的周末,我和同班同学陆墨箴,陆伊凡,薛鸿庆,还有初二(9)班的吴锦琳代表南京汉开书院“杜英在行动”公益服务小队来到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振东村,为村里的老人们义务拍照。

这是一个靠近海边的的、偏僻贫困的村庄,是我的祖辈们生活的地方,我的爸爸就是这个村庄里“跳出农门”的第一个大学生。这里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老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他们的儿女们,都出去打工挣钱了,他们的孙辈们也相继离开出生的村庄,去外地求学、工作了,所以现在留守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这里几乎成了留守老人聚集村、名副其实的长寿村,小小的村庄75岁以上的老人不下100位。

我们来到一家老爷爷的院子,老爷爷和老奶奶正在忙着晒玉米。看到我们的到来,老爷爷停下手里的农活,急着搬板凳,想让我们坐坐。当我们说明来意,想给他们拍几张生活照,留住容颜和笑容时,他们激动地连连点头,立马拍拍身上的灰,面对着我们站得笔直,让我们拍照。想必老爷爷好久没拍照了,面对镜头超级紧张,我们让他笑,他只是微微歪下嘴角。我知道,其实他们也想照一张漂亮的照片,可是在镜头面前,他们有些太拘谨。我感到很心酸,现在我们,随手拿个手机就能摆个POSE;随便找个角度就能自拍,可是这位淳朴善良的老人,却把照相看的如此得谨慎。

拍完照,我们送给老爷爷老奶奶一份小小的心意,两只南京桂花盐水鸭。老人收到后,紧紧地攥在手中,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这怎么过意得去啊!并一直把我们送到院子外好远,挥手告别,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谢谢啊,谢谢!

这里的老人质朴,不善言辞,可是他们对于孩子的爱却又是那么满满的,溢于日常的表现中;他们的房屋简陋,可是走进他们家里,你就觉得是如此的温暖和充实。一位老奶奶家里,堂屋的左墙上挂了三个大大的玻璃相框,里面铺满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比较新的彩色的,上面的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从这三个相框看,似乎穿越了一个世纪!黑白照,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吧,也许是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照片,也或许是他们孩子的照片;而那些彩色照片,可能是他们在外读书的孙子,或者是孙子的孩子,放在相框里,每每想念的时候,抬头看看,以解心中的思念......

每张照片都被放得平平整整,可见奶奶对照片的珍惜和对照片中人的拳拳爱心!相框下面,发黄的墙壁上贴满了奖状,有大的,有小的,但都以水平方向排列得整整齐齐,可见,老奶奶的孩子是个优秀、值得骄傲,让老人欣慰的人。

我们的到来,似乎给这个老人居主导的村庄带去了新鲜的活力, 从老人们灿烂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还是喜欢和欢迎我们的。当我们举起相机给他们拍照的时候,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得用苍桑的双手摸一把脸,然后拍拍身上的灰,想留下自己最美得容颜,最灿烂的笑容。拍完照,老人们问,要钱吗?要多少钱?当我们告诉他们,不要钱时,他们似乎笑得轻松了些,不再是之前的拘束了。看着他们的满足的笑容,我却有些鼻子酸酸的:也许这些老人除了拍身份证等证件照,没有正式的拍过照片,想看看自己的容貌也就在镜子里了,而我们这次小小的举动,竟会有那么多的满足,或许正实现了他们心中一个小小的心愿。

这次“杜英在行动”的活动,我们一共给27位75岁以上的老人拍了生活照和大头照,超过了原计划的20位,其中还有一对百岁老人夫妻,老爷爷101岁,老奶奶102岁。虽然爷爷躺在床上行动不便了,但老奶奶还是精神矍铄的看到我们一群人过去,跑去50米外的儿子家让儿子赶紧招待我们,这不禁让我们感动。

儿女离得近,老人心里满满的踏实感,可这里大多数的老人都独自居住,或是老两口相依为命,这让我有了淡淡的忧虑。

这次的拍照活动不禁让我思考:也许我们应该给与老人与时俱进的关怀,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许我们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陪伴,让他们感觉心里永远是暖暖的;也许我们应该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在他们暮年时满足他们心中一些小小的愿望。就这个小小的拍照活动应该成为我们“杜英在行动”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一项定期的活动,去慰藉更多老人老人的心灵。

汉开有大美,杜英有大爱!恰逢重阳佳节,我想倡议大家多关心身边的老人,尊老、敬老、爱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我们绵薄之力,老有所依,构建和谐社会!“杜英在行动”志愿者活动期待更多同学的加入,让社区因为汉开而更美好!

南京汉开书院  
2018年10月16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