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对素质教育的美好期望让我们选择了汉开


对素质教育的美好期望让我们选择了汉开

2018级初一(4)班许译同学父亲

如今的汉开书院正承载着数千家庭对于孩子美好未来的期望。作为2018届新初一家长,就我个人来说,选择在小升初时候让孩子就读汉开书院,是经过一番较长时间权衡考量后作出的决定。坦诚说来,选择汉开书院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素质教育”的美好期待。

在选择考察学校的时候,我和孩子妈妈收集资料并认真研究了近些年初中学校的招生要求、毕业情况以及其他信息。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特别以玄武外校为典型代表,后面跟着一大堆的民办外校,招生要求是“全优全三好”基础上,再要求各种证书,比如区、市乃至更高级别奖励证书。

为此我们一些家长在一起讨论认为,每个班级里面,小学高年级段能够保持“全优”的学生还是不少的,但是如果要求“全三好”,那么这个学生的成绩基本上必须是连续的稳定在年级前几名。估算之下,全南京几万小学毕业生当中,满足这种“全优全三好”条件的学生数量,或许最多约2000人左右。

然而,这种学生基本上离“天才”差的不太遥远,至少也可以夸一句“天资聪颖”。我们家长讨论中一致认为,如果一个学校全招收这种学生,这种学校的招生目标就是“掐尖”,不是针对普通学生的,可以开一个玩笑:哪怕学校不要老师,只是让孩子按部就班的自学,到毕业时候基本上考的也不会太差。所以,这种“掐尖”模式的教学,不是真正推广素质教育,而是应试教育下一味追求分数的典型行为。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这种教育是朵朵白云,远远的在天上飘着,可以远观,不可以亲自实证的。

记得家长事务中心的老师在电话中告诉我们“只要您的孩子在班级里成绩属于中上,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就可以来汉开书院参加入学考试”。我们几个家长,经过对比一些学校的招生条件,认为汉开书院的招生条件,表明了“素质教育”的野心;再通过分析书院呈现出的一系列信息,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就我家来说,当时其实还有好几个学校可供选择,比如鼓楼实验中学,明发一中、天润城29中分校。可我们和孩子商量后,毅然放弃了这些机会。

我们孩子目前就读汉开书院有一个多月,虽然在学习和住校生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回首自己的选择,我们依旧信心满满:相信在汉开素质教育环境中,以及在我们和书院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经过未来三年的学习,一定会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南京汉开书院  
2018年10月19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