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眼间我已经来到汉开书院一年了。

站在运风场上,迎面吹来的微风吹动了我的衣裳,也吹乱了我的思绪,我看着大课间舞动双节棍虎虎生威的同学们,不禁想起去年那个站在恬静美好夏天里怯生生的我。

初见·选择

去年6月我第一次来汉开,那个时候也是大课间。

我缩着肩,驼着背,眼神漂浮,茫然看着在操场上打太极拳、舞双节棍、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踢毽子的同学们,他们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笑容,好开心的样子······我觉得的这种开心离我很遥远,我是多久没有开怀大笑了,笑声还会跟我有关系么?

整个小学,我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放学后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我的舞蹈拿到了10级证书;上了奥数培训班,数学考试可以拿满分;上语文培训班学习阅读理解的分析,作文的写作训练,练习书法、背诵国学经典;从一年级开始上英语培训班,每天背单词、做语法训练;期间还穿插着去学习画画、钢琴、小提琴、溜冰、游泳、主持······小升初,我考上了我们市的重点初中,我以为初中生活会有所不同,可是重点初中的学习生活除了上课刷题还是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我已经不记得上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了?

我现在的人生除了读书考试,我还有什么?

因为校园不允许抽烟,旁边的爸爸额蹙忧闷拿着烟凑在鼻子边闻来闻去,不停走动,妈妈一边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我,一边在跟汉开的老师说话。

我才懒得理他们呢,昨晚妈妈河东狮孔,把手机从我手里抢过去,砸了······呵呵,其实我对手机游戏根本没有什么兴趣,只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反正就是不想再天天刷题,上培训班,也不想再听爸妈唠叨,好好学习,要考第一。

对哦,考第一,听他们的话,听他们的安排,就是他们的好孩子,一次没考好,或者没有听从他们的安排,就是叛逆,就是差生,以后的人生整个就完蛋了······

我从来没有一件事能讨好父母亲,他们样样都比我好,只要我什么事情稍微做得不好一点,他们就大发脾气,这个世界对我们小孩子充满苛刻,父母亲永远不会冷静下来问一问自己:我有没有真正表示过认可我的孩子?我有没有表示我信任孩子,理解孩子?

父母亲不知道我们小孩子对爱和理解的需要远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我们需要来自父母的爱与赞许。

但是只有真正有勇气和爱心的父母,才有能力让孩子感受到爱和赞许,才有能力给孩子表现善良的自由······

我连吃什么东西都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更别说赞许了······

呵呵!当然父母亲肯定是爱我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为我的忧郁沉默愁白了头发,为了我的考试成绩焦躁狂怒了。

汉开的老师微笑着向我走来。

老师亲切地说:“一会带爸爸妈妈去食堂吃饭,好吗?食堂的菜品丰富可口又营养。”

食堂的菜种类繁多,看起来,很可口。我端着餐盘,自己选餐,很想吃红烧肉,但是妈妈在旁边用决定的口气对打菜的阿姨说:“要一份青菜、一份鱼、一份蒸鸡蛋,孩子多吃鱼,聪明。”

我恨恨地端着餐盘,走到餐桌做下来,食欲全无。

我随便扒拉几口,说:饱了。

妈妈转头对带我们到餐厅用餐的老师抱怨:“唉,这孩子从小挑食,这不吃,那不吃,都不长个,又瘦又小,怎么办?”

老师对我眨眨眼,安慰地对妈妈说:“不用担心,孩子饿了,自然什么都吃的。”

老师给爸爸妈妈及我的建议是先参加7月份书院组织的暑期夏校课程之一“深圳大海与思维夏令营活动”。

书院在暑期提供丰富的活动课程,老师希望我在课程体验中了解书院的文化、学科的建设及课程的安排,真正认同汉开的办学理念,喜欢汉开,从而自动自发奋发读书,而不是立即投入到书院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汉开书院的老师与学生阳光勤奋积极向上,学生读书刻苦努力,书院学习氛围浓厚,毕竟想要获得一个好成绩,是要付出很多努力,要舍得吃苦、要坚持、要勤奋、要有目标、要锲而不舍。

书院学科教学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首席教师具有深度的学科理解力和教学领导力。他们对自己的期待是:让学生喜欢我这个人——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让学生喜欢我任教的学科。

书院对学生的成长实行导师制,每个班级30 个孩子,3名导师,每一名导师负责10个孩子,书院老师既是学科教学者,也是学生生涯规划与人格发展的导师。每个班的3名导师从早晨6点陪伴孩子整日的学习生活到晚上熄灯睡觉。

书院学生每日的学习生活安排是科学紧凑严谨的:

书院组织的“大海与思维夏令营活动”

宗旨:我们应该用学科的思维去解决学科的问题,应该深入地了解大海,因为所有的生物都是从大海来的,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应该学习大海宽广的胸怀,要能容下万物。

大海与思维夏令营活动
时间:7.19——7.27
地点:深圳

【内容】
一、“大海”
1、海洋探索:团队建设/冲浪/浆板/竹筏求生/营会总结
2、自我挑战:攀岩/射箭/徒步/海龟保育/营会总结

二、“思维”
1、艺术思维
2、领导力思维
3、英语思维
4、数学思维

三、景点与人文
深圳书城、深圳博物馆、世界之窗、惠州双月湾、万科梅沙书院、海上世界——美食之旅

【万科梅沙书院专业团队实施】
1、艺术思维
主讲与培训导师:石老师 Minmin Shi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纯艺术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
(用艺术的手法理解自我和周围世界的关系,表达生活、思想和自我。)

2、领导力思维
主讲与培训导师:陈老师 Chablis Chen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社会与文化心理学荣誉硕士;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心理学荣誉学士;英国咨询心理学协会(British Counseling Psychology Society)人本主义咨询证书认证;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
(树立信心、确定目标,在领导力、人际交往、表达力、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升自我。)

3、英语思维
主讲与培训导师:marco
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Rochester 理工学院美术学士获得者。
深圳中学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P)协调员。
(灵活使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表达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

4、数学思维
主讲与培训导师:刘老师
数学与教育心理学双学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初等数学研究会秘书长。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化归、方程思想,相互作用,从现在开始点滴渗透。)

触动·渴望

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一个人拖着大包去参加夏令营。

心里很期待,也很好奇,我要面对的是什么?

带领我们的团队是一群优秀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做任何事情认真努力,坚持不懈,他们告诉我们在想到、得到之间必须要做到。

他们向同学们提出四个建议:荣誉、尊重、勇气、用心。

与优秀者同行,你会越来越优秀,我渴望长大后像他们:独立、自主、阳光、自信。

在美丽的双月湾,通过“海洋探索”、“自我挑战”两个项目:我们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才能把困难化解;学会了心平气和地做事,学会了做事要一鼓作气,学会了要勇敢与坚持,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攀岩。

在我第一眼看见攀岩壁,听完教练短暂的介绍后就是惊心动魄的联想,心里全是害怕,一直对自己说:我做不到!

起初,我一直在推辞,看到三个同学都勇敢向前,一鼓作气地攀到了顶点,我咬紧牙关,穿好装备,深吸一口气,大胆地站了出来。

一开始攀爬的时候,手有些发抖,有些使不出力,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攀爬后变得不再害怕,慢慢地向上爬。

在一个距离很长的攀爬石面前,我的腿怎么都上不去,可我在仔细观察下找到了一个壶状握点,我卷曲整个手掌牢牢抓住,迈出右脚找到一个立足点侧站,用全身的力量往上攀登······

当我攀登到顶点,低头看向地面上的同学和老师,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激动。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大胆地迈出一步,不断地自我突破,让自己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才有可能前进。

我开始笑了,从第一天的落落寡合到最后一天领舞表演节目······

十天丰富的夏校课程在舍不得的情绪中结束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汉开书院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中去。

我想我会记住王院长的话:

汉开提供丰富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命力;在规划、计划与登阶中欣赏到自己的可能。

汉开送给学子的第一份礼物就是去到大海,发现自己,看见自己的可能,你们是高山上的一滴水,目标是海洋,不要被蒸发,不要被流失,而是终归大海作波涛......

成长·微笑

9月,我怀揣憧憬与期盼,还有一点点忐忑不安走进了汉开书院大门。

我选择住校,我渴望独立自主,而不是早晨父母催起床,晚上父母催睡觉,做作业父母在旁边盯着,吃饭、穿衣、做事情,一举一动随时被父母挑剔、嫌弃。

我想要和这些脸上洋溢着健康笑容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我渴望有一个新的起点。

虽然在暑期夏校我初步接触到汉开的课堂模式、学科思维,在学科学习上也尽量去学会充分利用智慧课堂PDA、思维导图、效能手册、汉开汇、方格笔记本等学习工具,但是书院紧张有序的课堂学习还是让我有些吃力,本以为在暑期我自己在家提前预习、复习过的科目,知识点掌握得到位了,可是第一个星期的周测,数学、英语、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

周末回家,爸妈知道我的周测成绩,又炸了,开始吵架,一个说:苦读,刷题,才是正道,重点中学的刷题模式有什么不好?另一个说:苦读的时候也要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的,孩子也需要各种活动,也要快乐的。

父母打电话给班主任,希望各科老师给我单独辅导,一再强调要看紧我,不能让我偷懒。

班主任温和而又坚定地说:孩子每一天都在进步,请相信孩子!

第二个星期一,我很忧伤地去到图书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设计有坐着看书木头的阶梯、有落地大窗、有高高的玻璃穹顶,正午的时候阳光从穹顶穿透到每一个楼层,明亮、灿烂。

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及活动。

这个星期刚好是科学节。我从一楼逛到三楼,试图去理解:“科学,正在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甚至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组合。”看着一张张自信阳光充满憧憬的脸庞,我心情突然好转了,我坐在楼梯上参加科学节的颁奖仪式。

院长热情洋溢地说:“相信自己,一定行!”

我暗自下决心,我要更加努力,有一天一定要站在领奖台上。

图书馆这个星期推荐的好书《少年行》。

老师建议我借这本书,老师说:不满16岁的少年离开家人一个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少年做的事情就是读书、修身、养性,你们现在也是一个人来到汉开,那么也要让自己心无旁骛、读书、修身、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加油鸭!少年!

努力·收获

我借了《少年行》,有时间就看几页,同时很认真地准备物理、历史、政治周测。

物理是初二新开的课程,我和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不存在基础不扎实所以没考好这种借口。

物理成绩出来了,98分。

我暗暗高兴,原来我并不是白痴、笨蛋、饭桶,差生,我的内心突然充满了力量,我相信我的努力会让我重新抬头挺胸、阳光自信的。

周五回到家,妈妈迫不及待地问我的周测成绩,我告诉妈妈物理98分,妈妈马上喜笑颜开······又问有考100分的吗?我回答:有3个。

于是妈妈一变脸,之后长达半小时的时间内妈妈冷笑,嘲讽,唠叨,在吃饭时夸别人家孩子,禁口不让说话以及拍桌子······

早已习惯了妈妈从柔情似水到粗暴狂野的无缝对接,我镇静自若地吃完饭,对妈妈说:“98分,我不知道第几名,你不要问了。我不知道有几个98分,你不要问了。平均分我也不知道,你不要问了。最低分我也不知道,你也不要问了。我扣分在一个小失误写错了一个字,不是知识点没掌握,你不用再问了。这个错误我已经长记性了,下次不会再犯,你不用再强调一百遍了。”

我突然很怜悯妈妈。

没有生我的时候,妈妈只是个女孩子。

生了我之后,妈妈才是妈妈。

我今年13岁了,妈妈当妈妈13年,

所以妈妈也13岁。

13岁的妈妈,还是小孩子,

肯定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就像13岁的我,

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有点贪玩,

有点调皮,

有点不听话,

偶尔还爱发脾气,

一提起学习总想偷懒省事,

一玩起来就忘记了写作业,

13岁的妈妈和13岁的我都不够好,

所以要相互原谅。

回到房间,关上门,把妈妈的唠叨关在外面,我开始做作业、复习功课,我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的。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每天进步0.5,我的人生我做主”。

这两句话很贴切地表现了我的状况。

班主任、导师、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室、走廊、办公室都会遇见,我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机会问老师不懂的知识点,比如晚上回宿舍,监督我们按时睡觉的老师来巡逻,我马上蹦出去:“老师,这个知识点我不明白。”老师二话不说以墙壁为桌,立马讲题。

自习课上,不同的任课老师在规定的时间点出现在班级辅导学生;每周周测完毕,老师都跟每一位学生分析薄弱科目要怎样加强,优势科目要怎样保持并且更上一层楼;老师给我的鼓励都是:今天再进步0.5怎么样?要不怕吃苦。

在书院,“苦”的定位是:

“苦”字是种平衡力体现。

渴望获得与经历失败的平衡,

放肆玩乐与继续努力的平衡,

志趣建立与应试能力的平衡。

任何信手拈来的能力,都要经历不断挑战、一个个困难、不惧失败的再来,经过种种“平衡之苦”,才能获得阳光积极的信念与不断向前的快乐。

就这样,我的成绩从第一次周测B到期中考试B+到期末考试A。

我去图书馆还书的时候,我是跳跃着蹦进图书馆大门的,明晃晃的落地大玻璃窗映出我跳跃的身影,已经多久没有这么欢快地跳跃了。

期末表彰大会上,我获得了“汉开学业奋进奖”!

我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鼓掌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的眼神充满鼓励:加油鸭,少年!

来参加观礼的爸爸妈妈很高兴,但是他们更希望我下次能拿到“汉开学业卓越奖”。

“汉开学业卓越奖”每门功课必须是A+,平均分要90分以上。我看着爸爸妈妈期盼的眼神微笑着回答:“好!”

我邀请爸爸妈妈到食堂吃饭,我给爸爸妈妈都买了红烧肉。妈妈看着我餐盘里的红烧肉、土豆烧牛肉、酸菜鱼、青瓜炒虾仁、萝卜排骨汤、西瓜,欲言又止,夹起一块红烧肉,默默吃饭。

我大快朵颐,很快餐盘里的饭菜水果一扫而空。妈妈看着我那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蛋,结实的手臂、明亮的眼睛,走路轻盈像小鹿的步伐,长叹一口气:“食堂的红烧肉真是好吃!”

我抱抱妈妈,真心实意地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我爱您们!”一直强势的妈妈眼眶一下红了,一旁的爸爸也含泪微笑。

一所好的学校是怎样的呢?

鼓励学生吃苦,有情怀有格局有理解有爱有包容有成绩有长远目标,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汉开是一所新生学校,它不是完美无缺,但是我愿意和汉开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努力往前冲!

撰稿人 南京汉开书院 牟敏嘉、黄玲芝老师  
2019年6月21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