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教我上语文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是我今生最敬仰的人。他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堪称楷模的教育家,是我教学生涯的引路人。他的教育思想影响和改变着我们这一代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言行。
看于老师上语文课
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始终是重头戏。他把朗读指导与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积累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了令人折服的艺术境界。
在教学《小稻秋脱险记》的课堂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于老师这种不露痕迹的朗读指导艺术。一个孩子读到“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时,声音依然洪亮有カ。于老师大步走到他身边,笑可呵地说:“看来这农药是假冒伪劣产品何,一点也不起作用,那就赶紧再换一种试试!"仅一句幽默的说笑就让学生豁然开朗:哦,原来读得大用力了!
孩子随即转换成低沉的语气,于老师又拍着他的肩膀笑呵地说:“这种农药质量还可以,但喷得有点少了,省略号还没读出来,再来点,噬——”最后的象声词形象生动、干脆有力,把孩子们逗得咯咯笑,课堂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竟让人忘记了这是在上课!这节课,在于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乐读善读,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朗朗读书声成为了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于老师说:“朗读会引导学生走向课文深处,走向作者思想感情深处。文字是死的,我们要通过朗读赋予它生命,让它活起来。”于老师这样说,也这样教孩子读书!
跟于老师学上语文课
于老师要求我们教语文要简简单单,不要花哨。崔峦老师说:“这简单是一种境界!”的确,这简单里充满着智慧,充满着情趣和幽默,在于老师教我执教《半截蜡烛》一文时,我深有体会。
课文中有一处描写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我问学生:“娇声地说是怎样说?”学生说:“撤娇,娇里娇气。”“那谁能把杰奎琳撒娇的语气读出来?”一连叫了三个孩子读得都淡如白开水。
这时候坐在后面的于老师走近我说:“咱们两个起来教!
“孩子们,想一下你们平时是怎样对父母撒娇的呀?”于老师俯下身子微笑着问一个清秀的小女孩“说说你什么时候对父母撒过娇?”孩子腼腆地笑着说:“向爸爸要零花钱的时候!”孩子们大笑,气氮顿时活跃起来。于老师笑眯眯地说:“我扮演你的爸爸,来,向我要零花钱。”孩子扮了个鬼脸咯咯地笑了,抬起脸看着于老师不好意思地说:“爸爸,给我五块钱吧!”于老师板起脸厉声地说:“要钱干什么?”孩子害羞地说:“买…吃的。”于老师把头一歪,高声训斥:“怎么整天要钱?不给!”于老师俨然孩子的父亲,那孩子倒也聪明,很快领悟,突然一把抓住于老师的胳膊撒娇地喊:“爸爸一——给我吧!”这一声叫,把撒娇的语气与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孩子找到感觉,很快就读出了小女儿杰奎琳撒娇的语气。这个环节的指导,让我明白了语文的课堂就在生活中,大道至简!
于老师就是这样教孩子,这样教我们上语文课!于老师的简单语文观需要我用一生去揣摩啊,这简单的确是一种境界!
冬天里的一把火
临近年关,我们北方的天气愈加寒冷。临近期末,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愈加紧张。如何高效地复习教学,我们还茫茫然。就在这寒冷的季节,在这茫然困惑的时刻,师父冒着严寒来到了我们身边。
又见到师父了,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师父虽是花甲之年,可是身材依然伟岸挺拔,穿一件黑色的毛呢外套,慈祥的脸庞上还是那副深咖啡色的眼镜,微微的笑容,慈祥如邻家大爷,幽默中透着容智,平凡中透着大气。
于老师首先听了我们五位青年教师复习课的设计,然后就每一节的优点问题进行现场点评,每点都说得那么中肯,那么到位,老师们边听边细细记录。下午,于老师就什么是有效、高效的课堂这一话题,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报告。整整一个下午,于老师一直在认真地讲,每点理论知识的讲解都配以实际的例子说明,让我们听得透彻,听得明白。
虽然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列,但,却因为于老师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意,绵绵的春意。于老师不畏严寒为我们传经送宝,仿佛冬天里的一把火——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
跟于老师磨课
于老师常说“好课是磨出来的”。
回想跟随于老师学艺的日子里,哪一节好课不是一遍遍地磨出来的?于老师是一位生长在教室里的专家,他时而坐着静静地听,时而走到孩子中间手把手地教我们上课,大到整个教学思路,小到个表情,一句话,一个字直到满意为止。
跟于老师磨课是轻松愉悦的,是幸福的。他是那么幽默,那么风趣,永远是笑呵呵的,热情、耐心是他对我们永远的态度。记得有一次,于老师教我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一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wan)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其中的“莞尔一笑”课本注释是微微一笑(多指女性)。我和孩子一起读注释理解。
这时,于老师走到学生中间笑眯地问:“莞尔一笑是什么意思呀?”孩子们大声回答:“微微一笑。又走到一个男生身边,蹲下身子轻轻问:“是说你吗?”男生红着脸笑了,一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有个孩子偷笑着小声说:他是男的!”
于老师继续追问:“那这个词语是形容你们男生的吗?”男生略有所悟,笑着使劲摇头,于老师笑呵呵地说:“莞尔一笑,一般指女性微笑的样子,这个词是女性专用,男生以后可不要乱用呦!”
这样一个过程下来,所有孩子都深刻记住了这个专属词语的应用规则。一个简单的环节,折射出无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