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初中部2020汉开“秋之节”掠影


10月10日下午,云霞衬在成美馆的深厚,显出一片婉约平和的景象,而此时,离成美馆不远的明辨大厅却人声鼎沸,2020汉开“秋之节”正火热进行中......


秋之礼——秋社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加入了“秋社”仪式。古人春秋两季都会举行“社”的仪式,为感恩土地神赐予的丰收。今年还原“秋社”之礼除了让同学们了解古代秋天的礼仪,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王立冬老师带领两排同学站于台阶之上。老师似剑客,身穿洁白古服,如亭亭仙鹤于其中;同学则身穿红、黑两色汉服,倘若不是一张张面孔我们都很熟悉,一定会误以为他们是从古代穿越至今的呢。

只见他们双手相靠,两个拇指夹着诵词纸,先拜一礼,接着由老师带领朗读颂词,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明辨大厅上激荡成秋季的颂歌!


秋之语——作品展


初一:秋果以及手工作品



初二:摄影作品及题画诗



初三、高一:“当中秋邂逅国庆”主题创意表达



秋之趣


自古以来,秋天和“语文”总是分不开的,文人墨客们写诗作文赞秋、伤秋,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秋”的作品。于是本次“秋之节”也肩负着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将古诗、散文、成语等与小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玩中学!



活动打卡表



活动现场“乱”而有序,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前往关卡通关打卡


有小记者发回现场报道:


学生1:按照往年“秋节”的传统,今年也设立了同学们最为喜爱的闯关活动。共设立了飞花令、艺术表达·比喻、艺术表达·夸张、艺术表达·拟人、诗句知多少、读准字音·古诗、读准字音·现代诗、读准字音·散文、找朋友、仿词ABB、仿词AABB、仿词ABAB、同旁部首字、大家来找茬和成语接龙16项闯关活动。完成闯关的同学,便可以兑换书院精心准备的秋果。

学生2:游戏以语文知识为主,各方面俱全。有语法类(如找朋友、仿词等),有古文类(如诗句知多少、读准字音等),还有大家都喜爱的飞花令,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学生3:随看时间的流动,同学们纷纷参与了进来。每个项目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后左右都热翻闹地讨论起来可能抽到的题目,或者向已答完题的同学取经。好像都很害怕自己答不出来,呆滞在那。



记者有幸参加了打卡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大家来找茬”。 “一愁莫展”中有哪个字是错别字,当时难住了我们五六个人,仿佛在鸡蛋挑骨头,后来虽然我们抽了不同的题,却仍对这题有着不解的疑惑,后来我们一同去问语文老师,才发现“一愁莫展”的“愁”应该是“筹划”的“筹”。完成挑战主持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同属象的印章。


秋之果


闯关之后,根据闯关的数量可以兑换秋果。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奖励格外香甜。



有小记者记录了当时获得奖励的感受:


我们组勇闯关卡,披荆斩棘后终于兑换到秋果的奖品。坐在最高的台阶上,手里红彤彤的苹果还挂着水珠,咬一口,清脆爽口,甜而不腻的香在口腔中蔓延。我看向旁边的两位好友,她们也正享受着这种奇妙的满足感。我忍不住打趣道:“看张骏阳吃得多香!”果然,大家都笑了,笑得前俯后仰,眉眼弯弯。手中的苹果似乎也活了起来,顶着浅浅的牙印笑红了脸。


下午16:30,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带着秋果满载而归。

“秋之节”建校之初就开始举办,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作为汉开书院的传统节气课程之一,从中,我们感悟秋的收获带给我们的启示,同时又培养学科素养,让秋与文学结合,注重自然与节气的同时又氤氲出几分文学的浪漫。




组稿 南京汉开书院 朱一鸣、朱可一、张伽罗、佴杨欢灿、李丹婷、刘畅、杨舒童同学、蒋雯老师  
摄影 南京汉开书院 黄玲芝、初一、初二老师  
2020年10月16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