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未雨绸缪莫干山,跃马扬鞭吴楚地
——南京汉开书院 “莫干山会议”圆满召开


志不高,不可以成大事;谋不远,不可以行长途。8月3日至5日,南京汉开书院教科研骨干首届暑期研修班二十位同志在学术部的领导下,冒着酷暑赴浙江德清县考察研习,同时深入研讨下一学年课程群建设计划及课程纲要修订。

新市古镇

8月3日下午一点,全体同志到达德清,开始为期两天的考察。

考察第一站:新市古镇。古镇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建制历史就达1200多年。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形成典型的江南风情。新市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商埠,自古繁华,民风质朴,人才辈出。南朝著名道学家陆修静沐浴弹琴于此;近代基督教理论国内研究学术权威、全国神学家赵紫宸先生出生于此;中国电机工程专家 、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兆琳先生读书于此。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桥一水,都流传大师们的故事。在烟雨迷蒙中,追寻大师的足迹,感受大师的生活,体味不一样的古江南。殷鹏展主任的身后,矗立的是道学家陆修静沐浴弹琴的楼阁;孙晓明老师脚下的石桥,应该有千年历史了。

下渚湖湿地公园

考察第二站:下渚湖湿地公园。下渚湖的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起伏的远山,开阔的湖面,多令人心潮跌宕;繁星般的白鹭,珍贵稀有的朱鹮,则促人思考生存的法则。“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防风侯治水的神话故事给下渚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叶下面,鱼儿一定在东西南北欢快地游玩。那满树白点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每逢天高气爽时,白鹭便成群结队地聚集上绿树林中,远看如满天的星星一般。

院长凭栏眺远,欣赏秀丽的江南美景

晓明、汪健、王斌、张海平四位老师正品尝德清人的“毛脚女婿茶”,喜上眉梢

白莲秀、高红芳、罗霞三位老师和潘景茚主任则抓紧时间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留下美丽的倩影

“防风国”大写的“开”字静静矗立,似在守候汉开人的到来

莫干山

8月4日,考察第三站:莫干山。其山名,来自干将、莫邪二人铸剑于此的古代传说。山峦连绵起伏,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1984年,“莫干山会议”的“五不讲”,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这不仅构成了新时代莫干山的辉煌,也深深地启发了汉开的教育者。

白发院长雄心在,黑发老师斗志扬。共聚莫干议校计,远眺青山慨而慷

在莫干山会议原址,研修班全体同志集体合影留念

院长与张主任讨论莫干山“五不”精神的意义与影响

小径上,陈婧睿老师悄悄地秀了一下俏丽的舞姿

研讨下一学年课程群的建设及课程纲要修订

8月5日上午8点,在德清文淙阁会议中心,研修班全体同志深入研讨下一学年课程群的建设及课程纲要的修订。

首先,张爱军主任从构成、流程、目标、建设等角度深入解读校本课程群的内容、意义及实施策略。李晓东主任则从物理实践的角度具体解析学科课程群建设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接着,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分别分享本学科课程群建设的思路、现状以及问题。王院长对各学科课程群的建设思路逐一提出具体的建议,并从汉开文凭课程的意义、注意问题、开设对象等方面作重要的发言。

归来途中,王院长在颠簸的车上与老师们热烈地讨论汉开未来的规划。

汉开的课程是营养的课程。它体现学科的思维,反映学科的前沿,关注生活的热点,考虑学生的个性,向每一个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本次莫干山会议,是汉开人未雨绸缪的会议,是建立汉开标准的会议。它的圆满结束标志着汉开的教育将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撰稿人 南京汉开书院 孙春荣老师  
2018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