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跨栏定律”,告诉我们成长的信心与方法……


——在南京汉开书院“为成长喝彩”

颁奖典礼上的现场发言

王占宝 20221125



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看到这么多同学、老师获奖,我很激动;为了梦想而奋斗、而成长,这是多么了不起、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啊,作为校长,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情了。

有人说,获奖的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只是坐在这里欣赏、鼓掌、喝彩,那么我们在这里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你们想一想,可以尝试来回答……

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没有标准答案。我想说说我的理解。

先与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现象。有一位叫阿费烈德的医生,他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反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器官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变得强壮起来。他在给美术学院的学生治病时,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里的师生,本应对光与色彩有特别的敏感,但实际上他们许多人的视力并不胜过常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但是他们许多人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现象,譬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的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等等。一个人的缺陷有时候就是上苍给他的成功信息,因为缺少某个方面,就要努力得到它们。这和体育里的跨栏是一样的,竖在你面前的栏杆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阿费烈德将这种现象称为“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身处绝境或没有退路时,人最容易产生强大的爆发力,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取得非凡的成就。

跨栏定律告诉我们,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许多人不成功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不敢制定高远的奋斗目标,因而缺少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

今天我们在这里欣赏、鼓掌,你也可以把这些获奖的同学、老师们,当作要跨的“栏”,当做向上的台阶、要攀登的高峰。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要奢望平坦和顺利,更不要害怕困难和挫折,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从“后发优势”来看,我可能还会比他们做得更好些。近些年来,我国航空与航海事业的井喷之势,就是来自几十年来我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把世界航空航海最高水平当作他们跨越的“栏”, 选择了正视困难和挫折,选择了挑战自我,选择了不畏强手,选择了循序渐进,选择了科学奋斗。

因此,汉开设立了“汉开力量·院长特别奖”,今天第一次颁奖,我们欣赏到了四个项目的同学与老师获奖,希望下次能欣赏到更多的获奖者,这是汉开目前奖项里“高栏”,同学们可以把它当作未来自己要跨越的“栏”,气贯长虹,舍我其谁,将来才能跨越更高的“栏”。为理想而奋斗,将来大有作为,笑傲江湖,这才是汉开少年、汉开青年,汉开学子!我热切地等待着……



我曾经和同学们讲过,在初中和高中时代,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要成就怎样的事业、要与怎样的人在一起做了不起的事,几乎都是有可能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的去下功夫、去奋斗,常常不是困难打败了我们,而是畏难——不敢跨越、不会跨越让我们选择了放弃,放眼众生比比皆是,何其悲哉!

因为生命给了青少年为理想而奋斗足够的长度,但你需要把生命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到了院长这个年龄,即使还有继续攀登的想法,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也已经非常有限了,我未来的长度不足以像你们一样去奋斗更高远的目标……同学们,要好好地努力啊,珍惜生命,努力奋斗,创造自己的精彩!

在为理想而奋斗的征程中,先从身边的小山坡开始攀登,尝试突破,看到进步,产生高峰体验,继而再登攀更高的山峰,达到新的高度。当你给自己持续设立“高栏”目标并尝试突破时,你就会产生对更美好未来的希望,人生就可能出现复利效应。

大有作为者与常人在一般问题上可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关键问题上的思维与行为是有天壤之别的。

有些人择“低栏”好过,有些人畏“高栏”而退;有些人的跨“高栏”是被动的,而有些人的跨“高栏”却是主动的。

今天上午,院长跟2017级部分高三学子座谈,他们从初中到高中在汉开就读六年,其中有两位同学已接到了剑桥大学面试的邀请,一位同学已经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面试,一位同学被爱丁堡大学音乐专业、皇家伯明翰大学作曲专业预录,一位同学被华威大学健康与医学专业预录,一位同学获得剑桥数字媒体全国顶尖奖……他们报读汉开的时候好像不是常人心中“眼前一亮”的学生,但是在汉开的6年,他们以学期为单位,主动升高自己的“跨栏”,持续奋斗,并且乐在其中。现在他们已经向更高的“跨栏”发起冲锋,未来在他们的脚下,不可限量也……

亲爱的同学们,莫负少年时,要只争朝夕。为成长喝彩也是在为我们每一个人喝彩,只要是做真正有价值的事,再小也值得,再晚也是进步。没有目标,不去奋斗,即使年少青春,也无异于垂暮之时。期终考试就是下一个“跨栏”,你可以设定你的高度。老师、同学们,加油吧!

荣誉来自于奋斗,特别的荣誉来自于特别的奋斗。道路在每一个人的脚下。

谢谢诸君,“院长特别奖”热切地期待你们,来跨越吧!

(根据现场演讲整理)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一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黄玲芝  
二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李加刚  
三审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 王占宝  
2022年11月28日